国信房地产信息网-->>信息资料-->>内容
昭通市2023年1-4月经济运行分析
 2023-05-29  出处:昭通市统计局  

昭通市2023年1—4月经济运行分析

1—4月,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和省委、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,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出台实施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显效,生产保持平稳,消费继续回暖,发展质量稳步提升,全市经济运行平稳。

一、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

(一)工业经济平稳增长。 1—4月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5%,增速低于全省0.7个百分点,列全省第7位。

从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.6%;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.9%;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5%。

从重点行业看,电力行业同比增长10.4%,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.36个百分点;烟草制品业同比增长4.6%,拉动1.30个百分点;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8.7%,拉动0.49个百分点;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增长0.9%,拉动0.03个百分点;煤炭行业同比下降9.4%,下拉规上工业1.05个百分点;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下降24.5%,下拉0.73个百分点;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下降3.5%,下拉0.13个百分点。

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,全市发电量242.66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7.7%,其中水力发电量200.35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0.2%;水泥产量240.01万吨,同比增长0.4%;十种有色金属18.51万吨,同比下降1.8%;农用化学肥料11.27万吨,同比增长1.3%;合成氨14.08万吨,同比下降5.8%;碳化钙(电石)10.07万吨,同比下降13.8%;商品混凝土225.31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3.1%。

从企业经济效益看,1—3月全市现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.27亿元,同比增长3.9%;利税总额60.16亿元,同比增长14.4%;利润总额28.23亿元,同比增长13.9%;1—4月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8%。

(二)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。全市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增长12.4%,增速高于全省12.3个百分点,列全省第5位。

从产业看,一产同比增长93.7%,二产同比增长51.7%,三产同比下降2.9%。

从三大支柱板块看,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6%;高速公路投资同比下降8%;三大电站投资同比下降82.5%。

从投资领域看,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1.7%,其中能源工业投资下降41.9%、能源以外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2.4%;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.4%;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9.1%;建安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4.5%。

从房地产市场看,商品房施工面积1495.16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5.2%;商品房销售面积75.31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4%,销售额42.03亿元,同比增长10.2%。

从在库项目看,全市在库项目1141个,比去年同期多193个,在库项目中本年新入库项目419个,比去年同期多162个。

(三)消费市场持续回暖。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5.37亿元,同比增长13.6%,增速高于全省3.9个百分点,列全省第3位。其中限额以上企业(单位)消费品零售额68.57亿元,同比增长19.3%。

从业态看,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1.1%、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8.5%、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35%、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43.4%。

从商品销售类别看,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中,基本生活类商品和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快速增长,其中: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25.5%、日用品类同比增长48.1%、书报杂志类同比增长2.4%、家具同比增长32.5%、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7%、石油及制品同比增长18.4%。

(四)财政收入大幅增长。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.25亿元,同比增长38.3%,其中,税收收入23.15亿元,同比增长33.1%;非税收入14.1亿元,同比增长47.6%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80.63亿元,同比下降2.8%。

(五)金融市场运行平稳。4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107.09亿元,同比增长4.6%;贷款余额达到1730.07亿元,同比增长13.2%。

(六)服务业稳中有进,卫生和社会工作恢复势态良好。1—4月,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4.75亿元,同比增长9.8%。其中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18.3%、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8.1%、 房地产业(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)同比增长35.9%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20.1%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4.3%、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下降%,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同比增长25.6%、教育业同比增长32.7%、 卫生和社会工作同比下降10.4%、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31.5%。

二、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

我市经济仍处于初步恢复阶段,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,部分重点经济指标出现回落,特别是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工业经济回落较大,下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,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存有很大隐忧。

(一)工业经济大幅回落。当前我市经济运行的难点主要在工业,工业经济发展领域需求不足制约明显,回升基础尚不牢固,1—4月增速比一季度回落7.6个百分点,预计上半年工业经济增速将持续回落。一是电力行业拉动减弱。我市电力行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0%以上,工业经济增长主要靠电力行业拉动。1—4月,全市电力行业产量下降达30%,白鹤滩上网电价由0.278元/度调整为0.217元/度,产值削减达3.8亿元,下拉规上工业2.5个百分点。火电方面,镇雄、威信火电因电煤保供等因素影响,4台火力发电机组难以全部运行发电,电力行业的下降对工业经济增长带来较大影响。二是政策性减产持续影响。受错峰生产、矿产资源枯竭等因素影响,建材、化工、有色金属采选等行业将会持续下降,当前全市仅有10余个煤矿恢复生产,煤炭当月产量仅有40至50万吨左右,而去年同期达100万吨左右,全市煤炭行业降幅将持续扩大。三是烟草制品业增速将逐步回落。烟草行业受国家调控,去年实现较高增长,今年一季度已实现同比增长6.1%,下一步增速将逐步回落,或呈负增长,对规上工业的增长产生较大影响。综上,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增速或将大幅回落,规上工业要继续保持较好增长面临较大压力。

(二)投资增速将逐步回落。全市投资的增长主要依靠高速公路、白鹤滩电站等重大项目支撑,随着高速公路和电站等工程的竣工,投资实物量逐步减少,投资增长严重缺支撑。一是新开工项目少。目前全市在建投资项目中,大部分为上年结转项目,重大项目新开工数量不多,基础设施项目后续接替不足,加之产业投资项目严重缺乏,投资可持续增长后劲不足矛盾依然突出。二是重大项目接替不足。全市续建项目投资占到85%以上,新开工项目储备、支撑严重不足。受前期选址、环评等因素影响,产业项目落地困难,特别是昭阳区云湖天境II区、凤凰·幸福里、昭通高速凤凰广场建设、巧家县绿荫塘、八棵树、羊窝头等项目由于各种政策原因难以形成有效投资。三是投资结构不优。全市投资靠高速公路、三大电站和房地产投资拉动,结构单一,这也是制约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。上半年全市投资增速将会逐步回落,投资可持续增长后劲不足矛盾依然突出。

(三)消费市场活力不足。总体需求不足、主体培育不够影响我市批零住餐增速。一是市场主体培育不足。全市限上商贸企业和大个体数量少、占比低,对消费市场带动能力不强,较大规模和有竞争力的商贸企业较少,成长型单位体量较小,缺少支柱企业和龙头企业,消费市场总体疲软、活力不足。去年全市新增入库仅19户,全市在库企业偏少,支撑严重不足。二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不优。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所致,商品零售类值结构不平衡,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。目前尚未出现能够替代烟草、汽车、石油消费的商品类别,新的实物性消费热点尚需一定的培育周期。限额以上批、零、住、餐行业占比低,较大规模和有竞争力的商贸企业较少,成长型单位体量较小,缺少支柱企业和龙头企业,全市消费市场总体疲软、活力不足。

三、做好经济运行工作的建议

总的来看,我市经济延续了平稳增长态势,但当前经济环境复杂性、不确定性加剧,经济回升基础不牢,部分指标增速出现回落,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。下一步,要继续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牢牢把握全省跨越式发展的优势和机遇,积极应对各种挑战,化解经济下行压力,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(一)全力抓牢工业经济发展。当前稳增长的核心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,工业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全市经济走势。一是要提升存量。要稳住非烟工业增速不减、贡献不降,防止经济持续下行。二是要扩大增量。突出抓好电力、有色、电石、建材等重点行业的跟踪服务,保持平稳增长。三是要抓好纳规入库工作。要牢牢抓住“新建投产”这个关键环节,强化重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,推动旗滨光伏高透基材一期主体、合盛硅业水电硅一期、盈和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一期、中晟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,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,为全市工业经济后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
(二)全力加快投资项目建设。坚持谋划项目要务实、前期工作要做实、重大项目要抓实、要素保障要走实。一是全力推进综合交通项目。深入实施“能通全通”“互联互通”工程,持续推进大永、鲁巧等高速公路建设,扎实做好渝昆高铁援建,保障叙毕铁路建成通车。二是统筹推进基础设施项目。加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,推进威信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建设,不断优化电网网架结构,提高供电保障能力,加快500千伏鹤城输变电工程进度,深化水富500千伏变电站前期工作。三是深入推进招商引资项目。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强化招商引资,服务好项目落地,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大、关联度高、辐射能力强的优势项目和牵引性项目,为昭通发展动能转化夯实根基。

(三)全面促进消费转型升级。进一步深化细化各项促消费政策,加大促进消费的政策力度,引导居民增强消费意愿,从而逐步提升市场消费活力。加大准限上企业入统力度,积极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,特别是要加大批发业企业的培育,通过发展壮大批发业企业,逐步降低烟草销售额在批发业中的占比,调优批发业结构,从而实现批发业的较快增长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,创新营销模式,释放新兴消费潜力,激活新的消费热点,为全市商贸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
(出处:昭通市统计局)


关闭窗口

  声明:凡来源标注为“国家信息中心”或“国信房地产信息网”的文章或图片等作品,版权均属国家信息中心或国信房地产信息网所有,非经授权不得使用。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家信息中心或国信房地产信息网的新闻资讯,均转载自有关政府网站或其它媒体,版权归原单位所有。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资讯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,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。 如果您认为本网刊发的任何信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,请在30天内联系我们,我们将依照法律规定及行业规范及时处理。

版权所有:国家信息中心 国信房地产信息网 ICP证号:京B2-20170614
本站域名:http://www.crei.cn